用户名
密码

邵然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邵然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聪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静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旻

    徐舍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宝荣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骆红娟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玉琴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翠云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逸雯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璐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妍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瑜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莉莉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奕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关于期末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些思考

作者:周奕  日期: 2024-03-30  点击:

关于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第10题的一些思考

10. 在材料一、二中提到多种读书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帮助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结合《乡土中国》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示例答案:出入法(1分)。阅读《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时,(1分)基于作者及创作的背景展开阅读,理清文本的结构,把握文中关键概念“乡土性”,消化、理解文中的观点,(2分)思考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保持“乡土”本色,过上幸福生活奔小康。(2分)

(评分参考:①何种读书法(1分)②读什么(2分),怎样开展阅读(2分),达到读书效果(2分)共7分,加满6分即得满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是用材料12里提及的多种读书方法选择一种或者几种结合去解说阅读《乡土中国》中的具体内容,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出现问题:

主要问题是学生审题不清

1、读书方法不明确,只照抄了材料中的原句,不会提炼关键词

2、就读书方法分析,照抄材料中对某种读书方法的介绍及评价,而忽略了《乡土中国》

3、忽视了题目中“结合《乡土中国》的具体内容”这个关键信息,导致答案都是泛泛而谈

4、大部分同学只是提及《乡土中国》某些内容,怎样阅读和阅读效果很少答到

问题答案:

1.5分)无读书效果

马雪瑞的《读书法》,精读与阅读(泛读)结合.

《乡土中国》是整本书阅读,也是近现代社会学著作

书中有如“差序格局”“乡土本色”的社会学概念需精读理清概念

阅读时则注重明白作者论证概念的方法,对其事例可一览而过,求“博”

2.3分)只答了读书方法和具体内容

我觉得将精读和阅读结合更能帮助读《乡土中国》,因为《乡土中国》中有点章节十分重要,有的一般。

重要章节如“差序格局”需要精读,一般的章节只要知道就好

3.1分)只有读书法,没有结合《乡土中国》具体内容分析说明

材料二的“精读”这种阅读之法。《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对其阅读,即“泛读”。浏览过后才能对这本书中的内容有基本了解。

再“精读”,对书中不理解的概念反复阅读理解。

教学反思: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的现代文阅读完全是对学生阅读品质的检测。然而,无论从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还是考试中,所表现出的阅读品质是偏低的。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热爱阅读的孩子,但阅读习惯有好好坏。作为语文老师,现在亟待解决是就是学生的阅读习惯问题。

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可以分层的。对阅读习惯好的同学,可以提一些高一点的要求,如文学短评,课外拓展阅读等;对阅读习惯差的同学,可以布置一些基础的阅读任务,如摘抄、批注等。当然,也可以用习惯好的学生带习惯差的学生,让他们合作完成阅读任务,如调查报告、读书汇报等活动。

另外,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可以介绍多样的读书方法,让学生根据自身习惯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总之,用好阅读课,精选阅读材料,逐步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善学生阅读品质,从而提高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