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描一斑之彩,显全豹之神
——2023高考新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
主备:徐璐 审核:王惠娟 日期:2023.11.20
【学习目标】
1、 回顾高一高二所学文学短评相关知识点,鉴赏名家文学短评亮点。
2、运用文学短评相关知识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文学短评题型。
【学习过程】
学习情境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
16. 本诗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请结合本诗内容,写一则关于该手法的札记(150字以内)。(6分)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
9.茅盾曾在《读书杂记》中说:"林斤澜有他自己的风格。这风格表现在炼字、造句上,也表现在结构上。"假如要从"炼字、造句"角度,就《竹》的语言风格写一篇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提纲。(6分)
【2023年新课标Ⅰ卷】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同学们看到这类新题型,就束手无策。
课标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 (节选)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围绕给定的关键词写一则文学短评的思路。这一新题型源自统编教材高中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外国小说研读又一次明确要求写一篇800字的赏析文章。
课标及两本教材均提出要求,于是2023年高考命题涉及文学短评的题型也就顺理成章了,直接体现了教考衔接的命题思路。 利用这堂课尝试攻破高考新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文学短评题。
任务活动一: 我是看题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文学短评概念: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名家文学短评: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了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化品格。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在孙犁的笔下,他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他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为诗化的人物。
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的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级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级贯穿起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孙犁像写诗一样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而且,他还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小说的功用在于叙事说理,而诗则着意于抒情遣兴,朱光潜认为“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由于诗的渗透,孙犁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大大增强,语言的内在节奏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重温概念,阅读以上文学短评,仔细分析这篇文章的评论角度、关键词?然后和同学们交流。
|
链接高考:
【2023年新课标Ⅰ卷】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甲组: ①从情节内容角度来讲,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从主旨角度来讲,小说未来与过去相交织,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
学生答案:甲组 学生答案:乙组 |
我的做题心得: |
任务活动二: 我是做题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依据你的做题心得修改本题答案)
《白洋淀上》: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历史、现实、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真实感。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原答案: |
修改后答案: |
任务活动三:我是出题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教材中的小说《促织》为阅读素材,仿照新课标Ⅰ卷第9题,命制一道文学短评题,并且提供答案和分值。
新课标Ⅰ卷第9题: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
我的题目: |
答案和分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