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邵然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邵然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聪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静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旻

    徐舍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宝荣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骆红娟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玉琴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翠云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逸雯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璐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妍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瑜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华

    第二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莉莉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奕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文言断句(涂字母)新题型练习

作者:钱玉琴  日期: 2023-08-27  点击:

           【熟悉新题型 迎战新高考】

 教育部命制2023年四省(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联考,首开文言断句(涂字母)新题型。

2023年教育部命制的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因为处断句只有三,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2023年高考文言断句,大概率不会以选择题的样式出现,这一新题型值得关注。技法:

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

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

例析【教育部命制2023年四省(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联考】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

【解析】“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者”为定语后置标志。“尚耻之”,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宾语“之”后断开。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之”后断一处(断句字母:I)。再来找其它两处,想来想去,也只有在两处断开(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其它别无可能。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是先陈述现象,然后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断句字母:F)。“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今”,表时间限制,用在句首,是对“鲁”的修饰,此处主谓之间可停顿,“今鲁”提顿,强调作用。(断句字母:K)。  

【答案】F I K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

【句意】“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

附原文——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2023年高考四套全国卷文言断句全部采用涂字母形式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关于试题】2023年初教育部命制的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这一新题型在2023年新高考试题中得到印证,估测在今后高考中延续一断时间。因为处断句只有三,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技法:(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公众号语文畅学优)  

【解析】先断最容易的一处,“谓族人曰”,“曰”是对话的标志,后引出所说内容,断开。再来逆推,找第二处。“母异之谓族人曰”,主语为“母”,两个动词谓语“异”“谓” ,通常情况下,断开,“母异之/谓族人曰”。最后一步确认,也是最难确认的断句,“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意思是“我的这个爱我到了这种程度,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啊”。“如此”做“爱我”的补语,“多”是副词,修饰“知”,表程度。“如此”在古文中通常表示程度之深,不需要用“多”来补充。

【答案】BDG 母异A之B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H知孝养我矣

【断句】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

【句意】他的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族人说:“我的这个儿子这样敬爱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G君H不如杀之。

【关于试题】2023年初教育部命制的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这一新题型在2023年新高考试题中得到印证,估测在今后高考中延续一断时间。因为处断句只有三,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技法:(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公众号语文畅学优)  

【解析】先找人物名词(主语),君、彼(代重耳)君;再找动词(谓语)“遇”“无”“反(通返)”“起”“为”“杀”;后找名词(宾语),“礼”“国”“兵”“伤(祸患)”“之”。最容易断的两处,“君遇之无礼”“君不如杀之”。中间部分可以找到关联词“若…即…”,就是现代汉语的假设句“如果…那么…”,由此断定“即恐为曾伤”断开。“反国而起兵”中间有“而连结”,“而”前不可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

【答案】BFG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H不如杀之  

【断句】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曾伤,君不如杀之。   

【句意】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D以张本E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关于试题】2023年初教育部命制的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这一新题型在2023年新高考试题中得到印证,估测这一新题型会在今后高考中延续一断时间。因为处断句只有三,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技法:(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

【解析】先断最容易的一处,“岂………哉?”是固定句式,“岂”前G处必断。再来逆推,找出两处。“然后”是一个很常见的时间词,承接两个动作,前面D处可断。再来看句子主语韩非子,有三个动作词,分别是“云”“引”“难”,本个动作要断开,由此可推知,“引”前C处要断。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善赏哉襄子!赏人而天下为人点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答案】CEG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句意】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3分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关于试题】2023年初教育部命制的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这一新题型在2023年新高考试题中得到印证,估测在今后高考中延续一断时间。因为处断句只有三,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技法:(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公众号语文畅学优)  

【解析】先断最容易的一处,“不………乎?”是固定句式,表反问。“不”前断开,“乎后断”。再来逆推,找最后一处。“苻坚之类是也”,主语为符坚,且前面的虚词“焉”是句尾词气助词,推断出“焉”的后面、“符坚”的前面要断开。再进一步确认,“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胜敌”后应断开。题目比较简单。

【答案】夫为人□所□陷而欲胜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断句】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句意】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

 

 

文言断句(涂字母)新题专练(一)教师版

1至10练【萃取新试题 对点新突破】

(精心编写,解析详尽,值得一练)

01【对接2023年新高考语文四省联考仿真卷(云皖晋吉黑通用)】 

【原文】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ABCD使EFGHIJKLMNO

【解析】由大到小倒推法:①两个杂处明显要断开;②“其言呢其事易”,对称法断开;③“四民者”,提顿,断开。

【答案】C G M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

【句意】桓公问:“怎样使百姓各就其业呢?”管仲回答说:“士、农、工、商,不要让他们混杂居住。混杂居住会使他们相互干扰,工作不安心。”桓公问:“怎样来安排士、农、工、商的住地呢?”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把士人的住处安排在清静的地方,把工匠的住处安排在官府,把商人的住处安排在市场;把农民的住处安排在田野。

 

02【2023届佛山市二模】

附原文: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陇西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可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西A源B出C陇D西E西国县G嶓H冢I山J会K白水M经N葭O萌P入Q汉

【解析】由大到小倒推法:①由上句“出……”提示,此句“出陇西西县蟠冢山”,“山”后断开;②“会”与“经”“入”是三个动作,表明河流流经地域走向,中间断开。

答案J M P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西源出陇西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

【句意】西边的源头出于陇西西县嶓冢山,和白水河会合后,再经过葭萌,流入汉水。

 

03【2023广州二模】

【原文】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沉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A 法B 用C 铁D 数E 斤F 为G 龙H 爪I 形J 沈K 之L 水M 底N 系O 絙P 以Q 船R 曳S 之T 而U 行

【解析】抓住几个动词“为、、系、曳”,根据这几个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此题就迎刃而解。注意动宾结构,不可点断。“铁 (数斤) ”是中心语十数量定语,定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用铁数斤][以船]介宾结构,不可点断。在句中均为状语成分,其后不点断。

【答案】J N P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沉之水底,系以船曳之而行。

【句意】他的方法是用数斤铁铸成龙爪形,(把铁龙爪)沉到河中,(在船尾)拴上大绳索,用船拖着铁龙爪前行(让水中的铁爪勾起淤泥)。

 

04【2023唐山三模】

【原文】庄王曰: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以是君子重礼而贱利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从而不赦,不祥也,吾以不祥立乎天下,菑之及吾身,何日之有矣。

10.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ABC古者DEF穿GHIJKL四方

【解析】“吾闻之”,后断开。“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三个“不”是主语“古者”的三个动作状态(做谓语),分别断开。

【答案】C G J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

【句意】庄王说:“我听说,古时候水盂不破,皮裘不损坏,就不去四处经营,因此君子重视礼义而轻视财利,要的是对方服罪而不贪图对方的领土,人家表示服从还不放过人家,那是存心不良,我如果靠存心不良在天下立足,那么灾祸随时会降临到我身上了。

 

05【雅礼中学2023届第9次模拟考试】

【原文】王召赵胜而告之。对曰: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

ABCDEFGHIJKLMNOP也。

【解析】找动宾结构,两个“得城”后断开。再找一处,“用兵逾年”,是下面发表议论的前提条件,断开。

【答案】DHM (如果画三处以上的“√”则该题不计分)

【断句】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

【句意】赵王召见赵胜并告诉这件事。赵胜回答说:“连年用兵,没有得到一座城,现在不费力就得到城池,这可是十分有利的事情啊。”于是赵王就派遣赵胜前往接受土地。 

 

06【福建省2023届高三4月联合测评】

【原文】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竞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解析】“…而灭”…而亡”,两处句式一致,其后断开。“大王受之”与“后必有殃”构成假设复句,其问断开。

【答案】E K O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

【句意】我听说多看五色会使人眼睛看不清,多听五音会让人耳朵听不清。夏桀轻视汤,就火亡了;商纣轻视周文王,也灭亡了。君王如果接受这两个女子,以后一定会有灾祸的。我听说越王勾践白日不停地起草文件,晚上又往往述诵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能实现他的愿望的。

 

07【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 届三诊模拟考试】

【原文】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解析】“之……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因主语较长,应在“者”后停顿;“不以立节行谊”与“而以妄死悲名”结构一致,独立成句,分别断开;“岂…哉”,因定句式,“岂”为疑问副词,用于句首,其前停顿。

【答案】EK Q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

【句意】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胡乱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08【2023潍坊二模

【原文】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3分)

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肯O能P改

【解析】“臣”和“主”是两个主语,“臣贵有词”“主肯能改”从两个方面陈述,中间断开;“自有常准”是对“凡上书谏正”情况的说明,中间可断。

【答案】EIM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

【句意】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

 

 09【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语文参考答案】

【原文】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且光武居河南A单于于内郡B以为C汉D藩E翰F终G于H一I代J不K有L叛逆

【解析】此题难度较高。鸹确定大的断句点。藩翰:1.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 2.喻指藩国。 3.指布政使。 4.犹藩篱。比喻界域。“以为汉藩翰”,“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把单于作为汉朝的藩屏,主语是前面的东汉光武帝,“以为”前断开,“藩翰”后断开。这一下就找到了两处断句点。“终于一代”,是“历经一代”的意思,与后面的“不有叛逆对应”,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再来看看前面的一句“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关键是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里的河南(黄河以南)要是移到内郡前那就好懂多了,“且光武居单于于河南内郡”,意为“且东汉光武帝让匈奴单于率众居住于黄河南部的内地郡县”,实际上就是这个 意思,只不过原文“河南” 前移而已。“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可断开。

【答案】BFJ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

【句意】温彦博又说:“臣听说圣人之道,没有实行不通的地方。突厥残余人众,把性命交给了我们,如果让他们居住在内地,用礼仪法令教化他们,为他们选择部落首领,派遣将士值宿守卫,这些胡人必然畏威怀德,能有什么隐患呢?且东汉光武帝让匈奴单于率众居住于黄河南部的内地郡县,成为了汉朝的藩屏,历经一代也没有叛逆

 

20【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二模】

【原文】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A闻B越C王D勾E践F服G诚H行I仁J听K谏L进M贤N士O是P人Q不R死

【解析】 “听谏”和“进贤士”都是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越王勾践”,应单独成句,故在“听谏”“进贤士”前后停顿,即J处、L处和O处;由下文可知,“是人不死”重复上文语句,应单独成句,即O处。J、L、O处需加句读。补充:“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此处中间有两处可断,“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较合适;如果断成“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则明显不当。

【答案】JLO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

【句意】 我听说越王勾践白天不知疲倦地起草文件,夜晚还诵述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会实现他的愿望。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我听说越王勾践冬天只披着粗陋的毛皮衣服,夏天只穿粗葛布衣,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夏朝就是因为末喜而灭亡,殷代因为妲己而灭亡,周朝因为褒姒而灭亡。”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进谏,于是就接受了越国送来的这两个美女,以伍子胥不忠的借口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