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鉴赏家》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鉴赏家”的真正含义。
2、体会 汪曾祺小说对传统精神文化的坚守和展望。
教学重点: “鉴赏家”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汪曾祺小说对传统精神文化的坚守和展望。
汪曾祺笔下的叶三是赏画的鉴赏家,季匋民科说是赏人的鉴赏家。
1、《鉴赏家》除了塑造了叶三和季匋民这两个人物之外,还写到了许多其他的人物,比如叶三的儿子,大宅门里的人,辻听涛等等,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呢?
明确:叶三的儿子:认真、智慧、真诚、孝顺,间接表现叶三的为人;(看似闲笔,实则不闲,回忆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里写王浩、闻一多、朱自清。)
大宅门的主人、仆人:诚信,他们交往的人也都地诚信之人。
辻听涛:对艺术非常虔诚。
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可爱的人。其实在汪曾祺的笔下,有许多类似的人物,如金岳霖先生,《钓鱼的医生》中王淡人,《金大力》瓦匠金大力,男妇科医生陈小手等等,许多汪曾祺泼墨浓重的人物都是远利近义,见贤思齐,心中固有一种道德高标,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有些人物本身便是古朴文化、传统文明的持有者、代表者,俨然所处社会的名士。
2、这群人演绎的故事传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呢?
提示:他笔下的人物深受“ 儒、 道、 佛” 思想的浸染.有自由的个性和独立 的人格,也有温润的处世哲学与豁达的人生态度。他们 知足达观、随遇而安、温润谦和。表达了作家对世态人生的大彻大悟,表现“ 一种‘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 的人生形式 。
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 , 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 。 ——汪曾祺
明确:人性美、人情美
《鉴赏家》里这群人如此可爱,这群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如此美好,汪曾祺先生在用他纯粹的语言展示着人情美和人性美这个美好的主题,这不禁让人想起沈从文的作品,比如大家去年阅读过的《边城》。是汪曾祺先生发现了这些美好,并且诉诸文字,向我们传达这种至真至纯的美好,某种程度上说,汪曾祺先生也是名副其实的鉴赏家。
8、美好必然要有缺憾来衬托才愈加珍贵,到文末季陶民死了,叶三死了,画也随之安葬了,这个结局不免让人略感惋惜。所以有人说此文“在暖洋洋的抒情中深隐着汪曾祺的‘人面不知何处去’的伤怀之思”。汪曾祺在伤怀什么呢?
明确:在伤怀如季陶民和叶三这样的鉴赏家,这样的名士,是越来越少了,甚至都已入土消失了。这仿佛是在为传统精神文化唱了一首哀的挽歌。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这是他对现世人提出的一种呼唤,作者期待出现更多像叶三、季陶民那样的现代“鉴赏家”,像叶三、季陶民那样洋溢着浓郁名士情怀的君子。
9、那这些人是谁呢?
——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包括在座的我们
小结: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美的感悟本就源于生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总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和美好。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 用简单直接发自肺腑的语言去表达艺术中的美;用执著且不涉任何功利色彩的热情去追求美。
希望我们人人都能成为鉴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