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师下水作文:
《与“惯性”决战到底》
赵瑜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免不了要与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打擂台。在思维擂台上输给惯性,我们就形成了惯性思维,将思维禁锢在了一个狭小的牢笼里;在生活状态的擂台上输给惯性,我们就永远跳不出生活的舒适圈,人生也就不过尔尔……
惯性,这个对手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即刻自我修复的技能。因此,要想战胜惯性,便成了一件尤为困难的事情。但这个世界终究崇尚迎难而上的精神,面对珠穆朗玛峰般的“惯性”,也唯有勇攀高峰者,跨过“惯性”之山巅,才能到达人生的顶峰。
深圳的三和大神群体,终日沉湎于混吃等死的日子,成为了生活“惯性”的奴隶。可以说,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注定了很多人不能摆脱惯性的束缚。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却不能就此对号入座。这类人并不是真的“懒”,懒惰不过是他们无伤大雅的托辞。他们会不辞辛劳地呆在一个形同鸡肋的工作岗位上,嘴里吐槽着自己的工作,眼里羡慕着跳槽的同事,却依旧待在自己所谓的“舒适圈”。实际上,真正阻碍他们冲破惯性牢笼的是他们骨子里的怯懦。他们害怕“新奇”,他们畏惧“改变”,他们是顽固的守旧派和维稳者。在他们看来那些人事环境会因为熟悉而显得安全,令人安逸;反之,在他们看来陌生的则因未知的不确定而陡生风险,让人不安。此时惯性就会像一条嗅觉灵敏的鬣狗,闻着你的惧意而来,对着你龇牙咧嘴,于是你乖乖顺从,这个可怕的对手让你在人生路上只能待在原地或是匀速前进,从此失去了本有的冲劲,输在了人生的终点线。
这样看来,惰性和怯懦无疑成了惯性作恶的帮凶。
从物理学上而言,要想改变惯性,必须改变物质本身,意即改变自我。这样一想,克服自身惰性,消除怯懦心理,努力改变自我,自然也能成为我们战胜惯性的良招。
苏炳添克服惰性反复训练摸索,大胆决定更换起跑脚,“重新学习跑步”,才冲破惯性束缚,成为亚洲飞人;破釜沉舟后的楚军士卒消除了怯懦之心,才抛开畏死惯性,有了以一当十的战力,最终战胜秦军,为项羽赢得“西楚霸王”的称号……改变自我,反制惯性,迎来人生高光时刻,其间真义已然不用细说,但说来容易做来难,很多人只是沦为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克服惰性,消除怯懦,其实很难一步到位,那就别急于大刀阔斧,彻底推翻从前的自己,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慢慢来。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变且从每天一小步一小步开始,今日比昨天勤快一点点,明日比今天勇敢一点点,谁能说这不是改变?谁能说这不易做到?而简易可行,无形中就给了在改变路途中的自己些许的信心。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要付诸实际行动,我们就可以有足够的底气耐心地等待自我的改变。临到突破自我的那日,任你惯性再强大,也终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