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 周奕
教学内容分析:
《十八岁出门远行》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配套用书读本的必修上册。这篇小说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位先锋派作家正式登上文坛。这是高中教材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先锋小说,学生可从中窥见“先锋文学”的一些艺术特点。本篇小说篇幅不长,极富个性。情节荒诞,荒诞中蕴含真实;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是作者用来诠释主观感觉的符号;语言上独创、新鲜,叙述极其简单,趋近虚无,所有这些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使得作品的寓意解读更加丰富多元。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小说这种文体,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有了较具体的认识。本文在内容与艺术形式上与以前接触的小说有较大的不同,学生用传统的视角无法解读作品,有挑战,有疑问,有困惑。但又因为作品中所描写的情节和所运用的语言的先锋性,又给即将走进十八岁的高一学生,有着很强的阅读期待。
教学目标:
1、了解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特点。
2、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开放对话,多角度挖掘文章丰富而深刻内涵,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情节入手,把握文章意蕴。
难点:情节的不可思议中蕴含的真实和深刻意蕴的解读。
教学流程(环节):
一、课前预习(整体感知):
1、 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叙述了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具体:寻找旅店——拦车——敬烟——搭车——抛锚——修车——遭劫——挨打——(司机)抢包——找到旅店(汽车)。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了解、体味情节内容。
2、 问卷调查:这篇小说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
A、 奇异怪诞
B、 变态
C、 黑暗
D、 丑恶
E、 有点意思
F、 其他想法请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情,寻找教学的切入点。(2)珍视学生对文本的最初陌生感受,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奇妙地发现和惊喜。】
二、课堂流程:
【活动一】找出文中能给你第一感受的情节,并试着探究作者设计这些情节的用意。
【设计意图:《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准备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学生对作品第一感受情节的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了解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写作意图。】
【活动二】(自主探究)整篇文章几乎是以冷色调为主,但也有几处暖色调的情节,请找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些暖色调的情节对于“我”来说就是黑暗中的光明。这几处情节为小说增色不少,有新奇可笑之处,也有温馨感人之处,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去感受,同时这些情节也能更好的凸显小说主旨。】
▲设计小环节: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加个标题,
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在艰难与挫折中成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倾听和解读丰富多彩的文本后,用自已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心感触,构建更丰富的精神家园。】
【活动三】(延伸创作)如果你在十八岁可以出门远行,途中遇到小说开头“我”的处境,接着会发生什么呢?发挥想象,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调动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作交流。】
三、课堂小结
歌德说过:“你要成长,务须靠自己。”美国作家惠特曼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能,别的任何人也不能替代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
只有真切的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同学们都在成长,希望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不要忘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要忘记其中的“我”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一起坚持纯真美好的理想,共同营造真善美的人间天堂!
四、推荐书目:
《变形记》卡夫卡
《活着》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设计意图:余华的作品受卡夫卡影响颇深,引导学生阅读卡夫卡的代表作及余华的另两篇代表作,更深入了解余华及现代先锋小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