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周奕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发生了改革,并对高中学生们的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们的思想认识,为学生们自身综合素养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要结合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进行创新,但是,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一直以来,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都能够为学生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打好一定的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思想观念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通过语文阅读课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新课标背景下,老师们及时改善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来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由于很多语文老师们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根据应试教育的要求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也非常单一。对于学生们来讲,教学方式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长久地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习,学生们会渐渐对语文阅读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便会对教学效率的提升造成影响[1]。
(二)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并未凸显
新课程改革中规定,老师们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们的思想认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语文阅读,成为更加具备现代化的新型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都是以自身为中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够重视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消化能力。这样一来,语文阅读教学就失去的学习的价值,无法对学生们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被忽视
我国是文化丰富的大国,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在学习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们认识更多的人文艺术,熏陶学生们的思想境界,让学生们在各个方面的审美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都注重给学生们灌输更多的语文知识,却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二、新课标下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一)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方式,丰富高中语文阅读
教学模式的单一,会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造成阻碍。老师要认识到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在实际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方式,以此为基础来给学生们创造更多丰富的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从而为学生们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2]。
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理解这首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了解更加丰富。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改革之后,教学中提出老师们要在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们对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学生们为核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们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老师们可以根据小组教学,加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和沟通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3]。
比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这篇课文不同段落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给不同小组的学生们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课文阅读,从而加深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
(三)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并未体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老师们可以借助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们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在这种教学情景的激发下,学生们便会渐渐对语文阅读产生好奇心,从而为更好地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打好基础[4]。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时,由于这篇小说中讲述的故事比较凄惨,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观看这部小说的相关影视。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小说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便可以让学生们对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比较优美的文章,学生们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课文,能够对自身的阅读审美能力进行不断地提高,这样便可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语文教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5]。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文中的一些十分优美的句子,老师要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赏析,给学生们展现出一些相似的画面和场景,让学生们更加能够体会到课文中所描述的美景[6]。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这种文字的感染和熏陶下,自身的审美能力便能够得到提升。
(五)主张课外阅读,拓展学生们的阅读范围
通过语文教材进行的阅读往往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都是节选自一些名家之手,如果仅仅从教材中获取阅读素材,会使学生们的知识有所限制。因此,老师还要主张学生们展开课外阅读,给学生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7]。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便会越来越浓厚,还能够拓展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范围,使学生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
比如,在教材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阅读四大名著。通过对四大名著的阅读,这些丰富的故事情节,便能够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们可以学习更多丰富的知识,塑造学生们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和改善。因此,老师们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要求,给学生们创造更加丰富的语文阅读学习环境,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荣花.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04:133+134.
[2]何长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183+184.
[3]王乐乐.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23:101+105.
[4]张少靖.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1694:209+210.
[5]闫晓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09:119-120.
[6]王彦景.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5,1511:137+138.
[7]郑燕萍.探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39: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