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
(1)经历绘制正弦函数图象的过程,掌握描点法,掌握绘制正弦函数图象的“五点法”。
(2)经历绘制余弦函数图象的过程,理解其中运用的图象变换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难点:掌握准确绘制函数图象一个点方法,并由此绘制出正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过程
一.规划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思路
问题1.通过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学习,你能说说研究函数基本过程与方法吗?
师生:函数研究的一般方法为由背景抽象出数学概念(具体函数),再画出函数图象,进而由图象得出函数性质,最后将具体函数作为模型加以应用,其结构图如图所示,
前面我们感受了周期现象,并抽象出了刻画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三角函数,今天一起来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引出课题,板书)
追问1.绘制一个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生:描点法。
追问2.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需要绘制正弦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函数图象吗?
选择哪一个区间即可?
(设想:此处结合自制教具:一个用于板书(板书的可以直接画在黑板上,附带上正弦函数的定义);一个用于展示(展示的握手里展示单位圆上任一点的旋转);)
师生:从图象直观上看,点B每旋转一周就回到原来的位置,体现了三角函数周而复始的特性;
从函数角度来看,自变量每增加或减少2π个单位长度,函数值将重复出现,你能用公式表示这一特性吗?
这一特性已经用表示
这一特性对我们研究正弦函数的图象有何帮助?
据此,可以简化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过程。
比如可以先画正弦函数的图象,再画出函数
的图象。
二.正弦函数的图象
1.探究函数的图象
问题2.图象的基本要素是点,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在[0,2π]上任取一值x0,能否确定函数值sinx0,画出点T(x0,sinx0)
追问1.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思考,一个点的横坐标x0在单位圆上表示哪个几何量?Sinx0的几何意义又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定义分析确定x0,sinx0对应的几何量。
在单位圆中,将点A绕着点O旋转x0弧度至点B,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点B的纵坐标,由此,以x0为横坐标,为y0纵坐标画点,即得到函数图象上的点T(x0,sinx0)
点T(x0,sinx0)的横坐标x0的本质是以OA为始边,以OB为终边的角,因此,弧长ACB=x0。
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BM的长即为sinx0的绝对值。
追问2.根据上述分析,如何具体地作出点T(x0,sinx0)?
师生活动:教师和学生讨论后,共同通过提前准备的工具尝试绘制这个点。
教师黑板展示“手工细线缠绕”法
在[0,2π]上任取一值x0,用“手工细线缠绕法”找到弧长为x0的弧所对的圆心角x0,确定函数值sinx0,画出点T(xo,sinx0)。
找一根没有弹性的细线,在x轴上量出横坐标x。的长度、然后将长度为x。的细线以A为起点沿逆时针方向缠绕在单位圆上、细线的末端就是B.
于是图象上的点(xo,sinx0)随之确定。
师:掌握了任意一点的作法原理后,通过选择具体的,足够多的点进行描点。
将x轴上0到2π这一段分成12等份,使x0的值分别为0,...2π,它们所对应的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将圆周12等分,再按上述画点T(x0,sinx0)的办法,就可画出自变量取这些值时对应的函数图象上的点。
(此处设置学生活动单,以小组为单位,作出12个点,再连点描线,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师:事实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使x0在区间[0,2π]上取到足够多的值而画出足够多的点T(x0,sinx0),将这些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可得到比较精确的函数的图象。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
问题3.根据函数的图象,你能想象
的图象吗?依据是什么?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师生活动:学生画图,教师予以指导。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作出的图象,再作出[2π,4π],[-2π,0]的图象,引导学生观察联系与区别。
预设答案:根据公式一,可知函数的图象与
的图象形状完全一致。因此将
的图象不断向左、右平移(每次移动2π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正弦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师:正弦函数的图象叫做正弦曲线,是一条“波浪起伏”的连续光滑曲线。
追问1.当正弦函数的图象确定时,如何较快作出其简图,应抓住哪些关键点?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他们的想法。
预设回答:观察图,在的图象上,图象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图象与x轴的交点:五个点
在确定图象形状时起关键作用。因此只要描出这五个点,按照正弦函数图象的走势,并用光滑的曲线将之连接就可以画出函数的简图,简称“五点法”作图。
三.余弦函数的图象
问题4.如何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预设答案:学生类比正弦函数的作图方法,提出用类似的方法作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若学生提出这一想法,布置课外探究作业:请感兴趣的同学可够可以找相关的资料看看)
师: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是一对密切相关的函数。下面我们利用这种关系,借助正弦函数的图象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追问:诱导公式表明,余弦函数和正弦函数可以互化。
相应地,能否通过对正弦函数图象进行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行选择,
从数的角度看,可以选择关系
可知的图象即为函数
的图象,
只需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长度,
即可以得到函数的图象,即函数
的图象。
此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由正弦函数平移得到余弦函数的过程
师:余弦函数的图象叫做余弦曲线。它是与正弦曲线具有相同形状的“波浪起伏”的连续曲线。
探究:类似于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图象,找出余弦函数在区间[-π,π]上相应的五个关键点,将它们的坐标填入活动单,然后画出的简图,
设置活动单(设置1.12等分单位圆与数轴作出正弦函数图象2.余弦函数图象平移3.五点法正、余弦函数的表格)
四.例题
例1.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思考:你能利用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变换得到
的图象吗?
同样地,利用函数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图象变换就能得到函数
的图象?
五.小结
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和感受
知晓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明确了函数作图关注的环节
会画出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象